ELISA检测e抗原的原理
免疫原性是抗原zui重要的性质,它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及其与机体的相互作用。由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都有其各自特异性的抗原,因此抗原性物质的种类繁多,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其进行分类,分类方法也十分复杂。
E抗原是从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血清中发现的一种新抗原,他可能与乙型肝炎的传染性有密切关系。李羽等报道用ELISA检测e抗原的灵敏度比琼脂免疫扩散法高150—300倍。试验程序:
1.病人免疫球蛋白IgG(e抗体)的提取: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处理上述抗体阳性人血清所得粗提液过柱(DEAE-Cellulose)收集IgG阳性部分,再穿流正常人血清柱。得IgG(e抗体),浓缩为5ng/ml贮藏放于冰箱中。
2.酶标记IgG(e抗体)的制备:用戊二醛二步法,将10mg HRP交联5 mg IgG(e抗体),分装于小瓶,在低温(-20°C)下保存。
3.ELISA对e抗原的检测:
a. IgG(e抗体)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,在4°C过夜(IgG浓度为25r/ml)。
b.洗涤3-5次。
c.加待检病员血清(1:10稀释,每份标本加两孔,每孔0.1ml,37°c孵育2h).
e.洗涤3-5次。
f.加酶标记IgG(e抗体),37°C孵育2h(酶标记IgG稀释度为1:640)。
g.洗涤3-5次。
h.加底物与供氢体(H2O2与OPD),置于暗处反应30min.
i.加2mol/L硫酸终止反应。
j.每板均设阳性与阴性对照,根据不同的显色反应予以判断。
k.经过上诉方法检测初步确定为阳性的标本,取两份,一份加足量的e抗体血清,另一份加正常人血清,在37°C孵育1h,然后再按上述方法测定e抗原。加e抗原体血清者,在显色反应受到控制(与正常血清对比)时才可判断为e抗原阳性。
虽然ELISA法在理论上十分简单,但每一步都有要注意的事项。不论是新设计的ELISA还是沿用其他ELISA方法都有以下几方面技术要点:固相载体的选择和试剂的制备,反应条件和操作的标准化。
上一篇:免疫酶技术的命名